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有关«黑暗»的节奏,有过很多猜测,但一直没能找到答案,直到«光明»发售,通过对两个游戏经历的对比,我想我找到答案了,答案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资本在操纵舆论而已。
«黑暗»当年被称作「中国游戏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哪怕它还没有上线,就已经被扣上了「破坏中国游戏业」的大帽子,各路游戏媒体和大v对«黑暗»的围追堵截让大众相信:我们必须弄死«黑暗»,如果它活下来了,国产游戏就完了。
«光明»则被称作「国产游戏的曙光」,各路游戏媒体和大v的吹捧让人们相信:我们必须支持«光明»,只有它成功了,国产游戏才有希望。
«黑暗»被指控为“抄袭”、“反华”、“游戏饭圈”,但仅仅是:
- 抄袭:有相似玩法等于抄、看着像等于抄……
- 反华:搞文字狱、中国元素硬说成日本的、一个版本的更新日期是某一任日本天皇的生日……
- 饭圈:在别人造谣的时候辟谣、在别人辱骂的时候回嘴……
而«光明»的情况:
- 不算抄袭:原作者亲自录视频维权,两张图可以完美叠图。
- 不算反华:制作人对着某个伟人的画像竖中指。(更多记录)
- 不算饭圈:奖项输给了别的游戏,就给对方游戏刷差评,连相似图标的无关app都受到牵连,颁奖嘉宾的作品也收到差评。
—— 只要先给两个游戏定了性,一个是“黑暗”,一个是“光明”,那么“黑暗”所做的一切都必定“其心可诛”,而“光明”所做的一切都必定“情有可原”。
恰到好处的节奏
«光明»在发布pv时,网络上也是有各种节奏的,包括「抄袭«只狼»」、「建筑使用的是日本‘唐破风’」、「作者歧视女玩家」,在资本入股之后,前两种声音几乎消失了,只剩下女权群体在抵制«光明»。
“抄袭”和“以倭代华”都是很麻烦的指控,都属于是“看着像”就可以“定罪”,但很难反驳。«黑暗»就是如此,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让这个游戏承受了铺天盖地的恶意,几年都没有消散。
至于“歧视女性”,«光明»的主要受众是男玩家,女权群体的抵制无关紧要;所谓的“歧视女性”也只是一个断章取义的谣言,只要把原文翻出来反而能证明«光明»主创其实是在反对物化女性。
也就是真正会伤到«光明»口碑的节奏,忽然就消失了,反而是问题最小、还会激起男玩家的战斗欲的节奏,成了当时的主流。
歧视女性?
媒体评分
«黑暗»上线之初,国内游戏媒体对它各种口诛笔伐,它们构建的信息茧房里,«黑暗»就是个垃圾游戏。
«黑暗»在国外上线,媒体试图带节奏「丢人丢到国外去」,引发许多网友信以为真去外网向外国人道歉,还在封锁外国媒体对«黑暗»的夸赞,或是用断章取义、错误翻译的方式扭曲原文。
但它们拦不住外国媒体给«黑暗»打高分,IGN给出9分,fami通给出35分进入“白金殿堂”,国内媒体能做的只有发声明表示自己不认可这个评分。
«光明»发售之初,国内媒体对它不吝赞美,把它捧成世间少有的神作。
它也会在国外发售,民众欢呼着「国产游戏终于站上了世界的舞台」,说它是「村子里第一个走出来的大学生」。
国内媒体清一色给出满分,外国媒体的评分相对冷静,IGN给出8分,fami通给出33分,都略低于«黑暗»,国内媒体:「游戏媒体不配评价«光明»,因为无法承载它的文化分量。」
很快舆论机器开始运行:「«光明»是个满分神作,因为反对LGBT而被国外媒体打压。」
网上流传一些证据:
- LGBT组织“SBI”向«光明»勒索700万美元,被«光明»拒绝。
- 外国媒体的评价截图:「激动人心的故事和细致入微的世界被大量的错误、厌恶女性的写作风格和过于熟悉的游戏机制所掩盖。」
- 美国参议员在推特发文称:拟起草法案将«光明»列为美国国家安全威胁。理由是「中国正在派孙悟空前往‘西方’」。
实际情况是:
- 只是一个微博博主的猜测:LGBT组织“SBI”会勒索游戏公司,通常会索要700万美元,«光明»肯定没给。这个猜测被当真到处传播,传到国外,再当成“外国网友爆料”传回国内。
- 截图里是对«赛博朋克2077»的评价,并不是«光明»的评价。
Metacritic统计的媒体评价里,也有很多给出9分高分或是满分,8分及以下的评价里也没有一条有提到性别之类的政治正确内容,都是在讲游戏的实际问题。记录
- 只是一个普通的推特博主在开玩笑,博主当天就在评论区明确表示了这只是个玩笑,但被当成了“参议员”的“认真提议”。
国内多数网友的立场是“反对LGBT”,他们经常通过各种蛛丝马迹试图证明«黑暗»支持LGBT,比如«黑暗»的一个员工曾在“腐文化”盛行的时代看男同漫画;他们将«光明»视作“反LGBT”领袖。
然而,«光明»的招聘广告其中一页就画着两个男人在舌吻,配字「这是一家崇尚自由,鼓励多元价值观的公司,你可以在公司里公开出柜」(
图片);«黑暗»反而经常遭到国外LGBT群体的抨击,还有过相关请愿。
«光明»至今暂时还没有被列为“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黑暗»则是真的被华尔顿日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指责过“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其他记录
玩家之声
«光明»在TGA的“年度最佳”奖项上输给了«机器人»,«光明»的玩家骂«机器人»是“游戏界奶龙”,骂它的玩家是“孤儿”,给游戏刷差评,就连logo有些相似的其他游戏和app都受到殃及,连给«机器人»颁奖的嘉宾的游戏都因此被刷差评。
如果换作别的游戏,这妥妥的就是“饭圈行为”,但他们认为自己是正当的,一大理由是:「«光明»获得了今年的‘玩家之声’奖项,这个奖是由玩家投票选出的,证明«光明»更受玩家喜欢,«光明»更应该获得‘年度最佳’」。
有趣的是,两年前«黑暗»也获得过“玩家之声”,当时人们的说法却是:「这个奖就是粉丝打榜,«黑暗»得奖证明了它就是‘饭圈’」。
两个游戏都获得过“玩家之声”,故事也是完全不同的。
«光明»的玩家很在意各种奖项,在网上到处给«光明»拉票,他们叫亲戚朋友帮忙投票、攻击那些投票给其他游戏的网友。
而«黑暗»的玩家并不在意这些奖项,没多少人去投票,另一款提名游戏«索尼克»的玩家到处拉票,让«索尼克»得票遥遥领先,还没到投票截止日期,他们就提前庆祝了起来,他们在网上嘲笑«黑暗»玩家,绘制«黑暗»角色的血腥图片,这才引发«黑暗»玩家的愤怒,才去给«黑暗»投票,并最终获奖。
然而同样是得奖,«光明»是“众望所归”,«黑暗»却是“粉丝打榜”。
这里面还有一个插曲:«黑暗»玩家被惹怒开始投票,让«黑暗»的票数大幅上涨,«索尼克»玩家以为他们用机器人刷票,于是自己开始用机器人刷票“还击”。
这件事传到国内,一些媒体完全不调查信息来源,直接报道说「«黑暗»使用机器人刷票被终身禁赛」,直到颁奖典礼直播过程中,还有媒体在嘲笑说「«黑暗»不是被踢出去了嘛,因为刷票,哈哈哈哈。」
最终主持人强调了「去除机器人的投票」之后,获奖的是«黑暗»。
«光明»也有“刷票”风波,它提名了IGN“最喜爱游戏投票”,并一度领先,国内媒体迫不及待的恭喜「«光明»赢得IGN年度游戏投票第一」,结果被发现使用机器人刷票,去除了机器人投票后,«光明»的排名开始下降。
两年前«黑暗»仅仅是毫无根据的传闻说它刷票,媒体就在嘲笑«黑暗»,如今官方证实了«光明»真的有刷票,媒体的态度却是:黑幕。
袈裟
金袈裟奖
«光明»玩家很喜欢自称「不在意‘袈裟’」,“袈裟”在游戏里可以理解为一种虚名、贪欲、执念,他们自称「«光明»已经是神作了,不需要这些奖项(袈裟)来证明它的成功」。
但«光明»玩家、制作人、某些媒体显然是这几年最在意“袈裟”的群体:
- 金摇杆奖公布第一批入选名单,«光明»不在其中,玩家以为«光明»得奖无望,开始骂金摇杆奖是“野鸡奖”,说得奖这不过是“袈裟”而已,到处说«光明»不需要“袈裟”、我们不在意“袈裟”。
- 金摇杆奖公布完整名单,«光明»位列其中,他们开始到处拉票、叫家人朋友投票、辱骂投给别的游戏的网友。
- «光明»成功获奖,他们开始承认金摇杆奖的“含金量”。
- TGA,«机器人»超越«光明»夺得“年度最佳游戏”,«光明»玩家顿时陷入疯狂,他们贬低和辱骂游戏及玩家、给游戏刷差评、就连只是图标相似的app也被波及。(外网梗图)
- 颁奖嘉宾的发言「销量不应成为衡量游戏好坏的唯一标准」等,其实是在讽刺索尼,但被«光明»玩家对号入座,觉得是在讽刺«光明»,他们涌入颁奖嘉宾的游戏刷差评。
- 媒体几个月前还在称赞«机器人»是「美好的白月光」、「没有理由不支持这样一款制作精良,最纯粹也最好玩的单机游戏」,在它赢过«光明»后,这些媒体开始发视频指责«机器人»抄袭。
- 在金摇杆奖得奖,«光明»制作人:「金摇杆奖再次证明了它的含金量。」
在TGA没得奖,«光明»制作人:「风很邪,妖王还很狂妄。」
- «光明»玩家:「«机器人»销量不如«光明»,凭什么得奖?」
十天前«黑暗»超越«光明»获得PS金奖,当时的«光明»玩家:「野鸡奖,销量高就能得。」
- «光明»玩家:「«机器人»在‘玩家之声’奖项第一轮就被淘汰了,说明玩家们并不认可这个游戏。«光明»获得了‘玩家之声’,显然这才是玩家喜欢的游戏。」
两年前«黑暗»获得过“玩家之声”奖项,当时的«光明»支持者:「这个奖就是粉丝打榜,得奖证明«黑暗»玩家是‘饭圈’。」
- «光明»在泰国“THAILAND GAME SHOW”获得“年度最佳”,缩写应该是“TGS”,国内媒体却宣传成「«光明»获泰国TGA年度最佳」,话题还登上热搜。
还是因为这次«光明»得奖上热搜,才有玩家发现«黑暗»也有得奖,还连续三年获得“最佳发行商”,只是以前国内媒体从不报道。
- 就在«光明»玩家疯狂攻击其他游戏和玩家的时候,制作人发文回应:
「从昨天到现在,我也从很多玩家的言论中看到了强烈的不满情绪,看到了不甘与不爽——大多用了幽默与解构的方式表达,笑死。
我完全能理解这些不甘,同感这些不爽,因为我知道这些情绪的背后,不是痛苦与恶意,而是自尊与自信。
如此自信却没得到他人的认可,有点脾气,很正常。」
- «光明»制作人发文回应TGA:「今年入围的游戏都很出色,可我真没搞明白这次年度游戏的评选标准是啥,我特么白来了!」、「年度游戏登台的演讲词两年前就写好了,居然没用上」、「以后我们还会是TGA的常客,欢迎TGA有机会来杭州举办,这样我比较方便」。
对比«机器人»制作人接受采访的表态:「制作过程中我没有考虑奖项,只是想如何将好玩的世界和玩游戏的乐趣融入到游戏中。」
- «光明»当年的宣传片就预言了如今的情况:
「可我,早就看穿了你们。满嘴的情怀大义,一心的世俗名利,唱什么命不由天,却笃信自己才是天命之选。
可悲的取经人呐,只要心中还有放不下的偶像,终有一天,它将化为修行路上无解的业障。」
一些相关谣言
西游记与官方支持
«光明»魔改了«西游记»,比如“孙悟空和白骨精是一对”、“猪八戒和蜘蛛精是一对”、“孙悟空三度杀气正道”、“孙悟空为了私欲害三界不宁”等,引发争议,«光明»玩家认为很多优秀作品都是魔改了«西游记»、«光明»并不是改编自«西游记»。
但«光明»自己的营销就有捆绑«西游记»,媒体和玩家吹捧的「«光明»有官方支持」大多都是为了支持«西游记»:
- «光明»pv写「改编自公元1592年中国神魔小说«西游记»」。
- «光明»使用电视剧版«西游记»配乐。
- «光明»制作人接受采访时否认与他们的前作«斗战神»有关,制作人:「目前游戏的故事情节与«斗战神»完全分离」,对于«光明»对«西游记»的呈现,制作人表示「制作组本着‘改编不是乱编’的原则,要求所有设定都能在原著中找到根据,力求创造尽可能‘对味’的西游世界观」。
- 制作人:「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光明»看起来还挺像我想象中的西游的,其实没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就是老老实实你看一下原著。」
- 央视对«光明»的专访,台词:「玩家以前在埃及当刺客,在异世界当猎魔人,当猎龙者,当骑士,什么都当了,现在终于可以当一回猴哥。」
- 腾讯和人民日报联合出品的«光明»说唱歌曲,以孙悟空的角度批判«龙珠»里的孙悟空:「卡卡罗特,背负吾名,你是否承受得住?好在你胸有正气,不然我定不饶你。」
- 外交部:「很高兴看到«西游记»这部400多年前的中国神话小说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大放异彩,‘圈粉’全球的玩家。」
抢袈裟
本段落BGM
自«光明»发售,网上就将它称为「中国第一款3A游戏」、「村子里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
虽然以前就已经有过国产3A游戏了,比如在国际上公认的3A游戏«黑暗»,但央视在专访«光明»制作人的节目里给“3A”重新定义为「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而作品质量是主观评判的,只要«光明»玩家不承认其他游戏的质量,«光明»就是「中国第一款3A游戏」。
至于「村子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更是不需要任何明确的定义,想怎么说都可以。
这些都只是“评价”,有操作的空间,但年末各奖项颁奖,一些“事实”都遭到的篡改。
PS金奖
往年最大的奖是“年度最佳”,«黑暗»已经连续三年获得“年度最佳”,因为得的太多次,这年升级成了金奖“卓越大奖”,“年度最佳”降为第二位,被玩家称作“银奖”。
«黑暗»获金奖,«光明»等游戏获得银奖,但许多媒体在报道时都把«光明»放在了«黑暗»前面,还出现了各种奇葩操作,误导读者以为«光明»拿到了最大的奖,«黑暗»只是获得“参与奖”等。(
记录)
(省流:「银牌大于金牌」)
TGA
«光明»在TGA获奖之后,有网友发现,国内的大多数AI都开始对«黑暗»早就在TGA获过奖的情况避而不谈,比如问「第一个在TGA得奖的国产游戏」就会回答是«光明»,就算追问两个游戏的获奖时间,AI也要嘴硬「虽然«黑暗»2022年在TGA获奖,但中国第一次得奖的是2024年的«光明»,并非«黑暗»」。(
记录)
第二天,媒体开始宣传「外交部恭喜«光明»在TGA获奖,实现中国游戏史上零的突破」,实际上“零的突破”是记者说的,但在媒体的宣传下就仿佛坐实了«光明»是国家认证的「第一个获奖的国产游戏」。
(省流:「2024年早于2022年」)
我想起«光明»刚发售时,就有很多玩家发现它后期剧情、场景质量严重下滑,还存在贴图bug、输入延迟等各种问题,直呼“烂尾”、“半成品”,而且作为一个空气墙非常影响游玩体验的游戏,居然连地图这种非常基础的功能都没有,直到年末才更新出来。
2024年被称为“游戏小年”,没什么大作,而明年是“神仙打架”的一年,各种知名作品都将会在明年发售。
我有理由怀疑«光明»缩减开发时间,就是为了抢在这年发售,争夺“年度最佳”。
“零的突破”应该是早就定下的宣传口号,就像「第一个登月的人才值得被记住」,国产游戏正蓬勃发展,早晚会有国产游戏获得“年度最佳”,«光明»想抢时间争到“第一”。
只是最后输给了«机器人»,只好退而求其次,抹杀掉«黑暗»得奖的事实,依然宣传«光明»才是“零的突破”。
补充:«光明»制作人的公开信里提到「在这款游戏的研发过程中,很多同事没有我这么乐观。他们可能因为玩过了太多的中间版本,难免觉得这个游戏还有太多的瑕疵,也不大可能按时上线。」
看起来确实存在为了按时上线赶进度的情况,同事不可能看不出空气墙和没有地图的问题,但时间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