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8日,逛知乎看到一个人的回答,大意是讲自己是南方人,认为自己很客观的解答为什么东北被黑:“‘你瞅啥’在东北很常见,看一眼就会发展成打架斗殴只有东北才有,说明东北人粗鲁、暴躁。”
于是我搜索关键词“看一眼 打架”,下面是结果:
2011年10月,A和几个朋友闲逛,A突然说“他看我”,随即拿出手机叫人,找到那个看了A一眼的B,双方几句话不合厮打起来,B拿出随身携带的刀扎向A和A的朋友,造成两人死亡。
(门头沟区永定镇侯庄子村)A省
2012年9月,A和朋友吃烧烤,与女友吵架,隔壁桌B抬头看了一眼,A的女友:“盯啥子嘛,有啥子好盯的!”,双方扭打在一起,还用啤酒瓶砸人的脸。
(重庆)
2014年7月,A在大排档与朋友庆祝生日,热闹的声音引得旁边的B和朋友多看了一眼,“看什么看”A拿酒瓶子砸向B,B和朋友见状赶紧离开,A和朋友追上围殴,B从口袋掏出匕首挥舞插中A的腹部致其死亡。
(集美区井泉路)H省
2019年3月,A结账时发现饭店老板盯着看,“你看我干什么?”,见对方不理会自己,A和朋友动手打饭店老板,致对方受伤。
(韩村镇)7省
2019年7月,A经过一家童装店,向店内看了一眼,继而引发冲突,双方纠集同伴共五人,期间使用塑料凳、拖把互相殴打。
(潍城区)R省
(文章第一句话“生活中总有些人,信奉能动手的绝对不吵吵”)
2020年1月,A与朋友共五人吃夜宵,正要结账时遇到了B和朋友共三人,A觉得B多看了自己一眼,是在“瞪”他,双方发生口角,双方斗殴,动用了木凳、水烟筒、菜刀等工具,造成双方受伤。
(高州市)Z省
2020年6月,双方吃烧烤时互相看了一眼,心生不满发生口角,双方约架召集十六七人斗殴。
(丰县)S省
(以上的记录没有经过任何筛选,我看到的关于“看一眼引发打斗”的新闻都会记录。)
(括号里是媒体报道中标注的地名,不百度的话你能知道多少,又能记得多少?)
有时候眼神会让人感觉到不善,引发争执,这不是东北独有的情况,只是在别的地方叫“你看什么”、“你盯啥子嘛”。
并且只有发生在东北才会被人额外关注和传播。
东北话更加有趣和简洁,“你看什么”、“你盯啥子嘛”都不如“你瞅啥”更能让人记住和模仿。
在影视剧和短视频等作品中,作者习惯把东北人刻画成粗鲁、暴力的形象,会设计“你瞅啥”的情节,加深了人们的刻板印象。
在其他地区出现类似事件时,人们对此的关注度明显低于发生在东北的事件,并且即使与东北毫无关系,也会有网友在评论里说“你瞅啥”,比如2020年6月丰县的那起事件就是如此。
这种现象就像某些外国媒体非要把“新冠肺炎”说成“武汉病毒”。
各地的“你瞅啥”
(有人说“媒体这不是标注是哪里人了嘛”,并不是所有媒体都直接标地名的,有的压根不提,有的只写县、村、街道,读者根本不知道是哪里的,我用代号记录地名是为了防止自己重复记录,这些地区有的是我查找更详细的报道、警方通报、视频等才找到的,而普通读者不会这样考究,往往只因为其中提到“你瞅啥”就以为是东北。)
2018年1月,Z省,年仅13岁的洪某被三人带到一个出租屋内,进行了长达四个小时的殴打、恐吓。经查双方并不认识,将洪某软禁的理由只是因为被她看了一眼。
犯罪者其中两人为Z省本地人,一人为J省人,均与东北无关。文章却将“你瞅啥”放在标题,知乎相关问题标签“东北人”。
2019年5月,7省N市,祝某和黎某在同一个烧烤摊吃夜宵时,因对视一眼发生争吵并大打出手,造成双方受伤。
当地公安官方微博在文章里写“你瞅啥?瞅你咋滴?再瞅,你们一起进看守所”,然而双方与东北无关,也没有说这些台词,这些是当地公安自己加的。
2019年6月,V省A市,徐某和朋友三人在街上遭五名持长刀的男子砍伤。冲突双方互不相识,起因是徐某一方说了句“你看什么看”。
弹幕:你瞅啥,瞅你咋的。(类似弹幕十多条,然而双方和东北无关)
2019年9月,A省电视台官方账号,标题:你瞅啥,瞅你咋地,男子因多瞅他人一眼,被围殴致轻伤。
实际发生在Y省A市,查阅相关视频和报道没有提到东北地名,也没有听到东北口音。
2020年5月,S省,两伙人因为互看一眼觉得不爽大打出手。
当地电视台官方账号,标题:“你瞅啥?瞅你咋地!”,然而双方与东北无关。
2020年11月,R省,几人酒足饭饱在路边吸烟时,因被路过的中学生看了一眼,心生不满,进行辱骂殴打。
文章第一句就是:“你瞅啥,瞅你咋地,不服就干!”
实际上当事人两名R省人,一名K省人,一名L省人,与东北无关。
2021年4月,A省电视台官方账号,标题:“别墅业主怒斥高层业主偷窥,对方反击:瞅你咋地?”
只看这个标题你觉得是个怎样的事件?我初看以为是一个东北人被抓到偷窥,反而恬不知耻的说“瞅你咋地”。
实际情况是,开发商卖房时,跟甲承诺门前绿地归甲所有,可以自己建围墙,又跟乙说这片绿地是公共绿地。乙在绿地遛弯,引发甲的不满,甲建围墙,又让乙不满,引发双方矛盾。
辩论时,甲说窗外有人经过会看窗户里面,会对自己的隐私造成侵害。而乙则说户外属于公共区域,自己想看哪里就可以看哪里。主持人说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这样会演变成“你瞅啥、瞅你咋地”激发矛盾。
双方都不是东北人,也没说“瞅你咋地”,是主持人在调节是提了这样一嘴,却被放在标题里,惹人误解。
2021年7月,Y省A市,两男子在高铁上激烈争吵,只因为看了一眼。
明显不是东北口音的喊“你看我干嘛”,评论里很多人发“你瞅啥,瞅你咋地”。
2022年3月,Z省A市,地铁上一女子因被人看而与对方发生口角,自称本地人,说外地人坏话,引发其他乘客不满。
自称本地人,明显不是东北口音,评论区“你瞅啥”、“瞅你咋地”。
2023年5月,E省B市,饭店里两伙人因看一眼引发冲突,“看什么看”,就要动手,一个劝架的食客忽然脱下外套,露出里面的警服,两伙人立刻冷静了下来。
有人以此为原型绘制漫画,双方台词写成了“你瞅啥!不服来干!”、“瞅你咋地!我怕你啊!”
视频“痛下黑手毫不留情的人类,一句你瞅啥爆发团战,激烈程度堪比大片”,内容为各种打架片段:
1. 一个大爷扇小伙子巴掌,两人脏话互骂,从场景看地点在I省。
2. 晚上路边摊,两个小伙赤膊打架,地点未知。
3. 路边一群人围殴一人,听说话口音非东北。
4. 一女子和一个大爷互扇巴掌,地点在辽宁,但跟“你瞅啥”无关,是因为遛狗不栓绳引发的矛盾。
5. 饭店里两人打架,地点Z省。
6. 三个保安和外卖员打架,地点未知。
7. 两个骑电动车的人打架,地点未知。
8. 两群人打群架,地点未知。
来点更扯的
美国,两个美国人打架的视频,据说是因为看了一眼引发的争执,都不用说跟东北无关了,说的压根都不是中文,视频标题“你瞅啥?瞅你咋地”。
视频拍摄无人驾驶小车自动转弯绕行,视频配上两车对话字幕“你瞅啥”、“瞅你咋地”,都不用说的是不是中文了,压根不会说话的车子都能赖上东北。
观察者网报道,青海一男子骑摩托车遇到牦牛追赶,给牦牛配上字幕:“你瞅啥呢”。
各地的其他东北话
(这里记录的“东北话”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东北话,也包括其他虽然不是东北话,但会让人误以为是东北人的话,比如“整”、“炕头”)
2021年7月,F省A市,一导游胁迫游客消费,媒体标题“别跟我扯犊子”。
这名导游确实说过这句话,但他明显不是东北口音。
温州电视台栏目官方账号:“新郎结婚前夕把自己整进派出所”。
视频里当事人听口音不是东北人。
南京电视台某新闻节目等媒体报道:“女子地铁内脱鞋坐炕头”,是一名女子横躺在地铁座椅上。
事件发生在四川。
广州,地铁上一女子横坐在座位上,穿着鞋踩在座椅,一人占着两个位置。
文章内容:“可能是把地铁当成自己家的热炕头”。
此事是网友看到这样一幕,拍照发到网上,并不知道女子身份。
广州地铁,四名女子或坐或躺在地铁车厢靠近门的地方,十分不雅,占用空间还挡住了车门。
文章内容:“以为地铁车厢是你们家热炕头?”
从视频里可以听到女子所说方言与东北无关,也不像北方口音。
某地,博主把手机放在地上拍摄自己玩滑板的视频,手机被一大妈捡走。
高赞第三的评论:“我寻思这也妹人要啊。”
视频里博主和大妈都有说话,明显不是东北口音,听起来像陕西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