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如果长时间停留在此处,请尝试刷新页面)
×
2025年5月21日[wo做什么]在[原神内鬼吧]发贴:「从明抄鸣潮押注活动看明抄总游玩人数」,通过一系列计算得出“鸣潮只有130人在玩”的离谱结论。贴子
我一个随便压的都能排90名左右,这游戏活跃人数真的有200人吗?
再根据二项分布,全中的概率是1/4的8次方,就是1/262144,中4次的概率是70×(1/256)×(81/256)=5670/65536≈8.65%,中3次的概率是56×(1/64)×(243/1024)=13608/65536≈20.76%,中5次的概率56×10241×6427=655361512≈0.02307
结果:
概率≈2.31%(精确分数:189/8192)
中5次人数除以概率=中4次人数除以概率=中3次人数除以概率(前84只有3个人中5次)
3/2.31%=130人。结论是明抄只有130个人玩?

先是被[反米群体]传到[mihoyo吧],再被[北洛野]传到[B站],成了[鸣潮玩家]的热梗,被认为是「原神玩家离谱计算之下,嘲笑«鸣潮»只有130人在玩」。

[原神内鬼吧]实际上是反米的贴吧,[wo做什么]玩各种二次元游戏,包括«FGO»、«原神»、«鸣潮»等,会在[原神内鬼吧]、[v吧]等贴吧发反串贴,一会儿说虚拟主播抄袭米哈游,一会儿说米哈游抄袭虚拟主播,还想让丁真起诉米哈游。
个人觉得他的立场是更偏向«鸣潮»一方的,他表现出的“支持米哈游”都是些[米游玩家]普遍不认可的发言,比起“支持米哈游”更像是“反串成[米游玩家]故意发表离谱言论”,而支持«鸣潮»的言论更像是真的在支持,比如“逐火之旅”争议时,他讽刺米哈游的“火狱骑行”、“逐火之旅”、“圣火巡礼”都是出自«黑魂»,这也是那段时间[鸣潮玩家]的观点。
说“«鸣潮»只有130个玩家”的那段时间,还在写«鸣潮»的新手攻略。
直到后来他的离谱言论成了[鸣潮玩家]的热梗,他删掉了这些贴子,之后的风格换成了“反«鸣潮»的米游玩家”,从时机和行为来看,更像是为了坐实自己“真的是个米游玩家”而做出的转变。

至今(写于2025年9月)这个梗只在[鸣潮玩家]间传播,[米游玩家]那边压根不知情,我试着在[米游玩家]较多的社区搜索关键词,在[米游社]没有相关讨论,在[知乎]只有几个[米黑]有提到。

2025年9月,[库洛官方客服]入驻B站,介绍为「库洛游戏第131号员工客服小酷,为您服务~」
私信回复玩家会说「还有130个兄弟姐妹_(:з」∠)_」
[鸣潮玩家]认为是在玩“«鸣潮»只有130人在玩”的梗,并在社区积极“科普”「‘130人’这个梗是一个[原神玩家]……(后略)」
记一次和鸣潮玩家的交流
记一次和鸣潮玩家的交流 9月17日,刷到一个这样的“科普”,还说「原友灵机一动,就是串子一辈子达不到的高度」。
我评论:「米黑随手一串,潮友能高兴好几个月……」
网友A回复:「撸友随手一骂,原友一辈子都是op了(捂脸笑哭)」
他并非直接反驳我,而是甩出了另一件事,巧的是这两件事都是米黑在社区积极传播的谣言,还都是我去调查过的。
我回:「你要不先考古一下再说?别人说啥你信啥。」
(期间也有些其他鸣潮玩家的评论,不过没什么实际内容,就不记录了,比如「继续岁 发动我们原 u 被动技能 岁月史书(捂嘴笑)」、「op闻着味又来了」、「切割这一块(捂脸笑哭)岁月史书这一块」)
网友A:「考什么古?你质疑可以拿出证据,撸友赐名的典故是全网共识无需赘述,你觉得这个共识是错误的应该你举证。」
于是我把我的调查笔记发了出来(本页和另一篇笔记),之后其他鸣潮玩家就都不说话了。
网友A:「所以这博客也没说op到底是谁赐名的啊,只反驳了op最早不是撸友原创,那么是谁让op变成部分原神玩家的代名词的呢?批小将本来就不是原神专享,很多二元吃,甚至王者荣耀都被封过批字辈。第一次原撸战争之前大家黑原神都是“百万塞尔达”,在此事件之后,“op”广泛传播了,所以大家认为是撸友赐名有什么问题吗。」
我:「你是在米黑社区混太久了,很多东西都岁月史书掉了,百万塞尔达实际情况也和你以为的不一样,我网页也有写,你可以看一下。」(打开
网友A:「有什么好岁的,最开始确实不是原神玩家说的,是米黑串子,后面原神玩家对冲才开始“我是塞尔达玩家,我也没觉得…”,甚至这个句式都成定型文了。你总是计较谁“最先”,但有意忽视了是怎么被大众认知的,也就是为什么这个梗会被带火。就像米氏三件套也不是米“最先”,但是是米带火的,所以被冠名为米氏。」
我回复了一条,之后整个贴子都被楼主删掉了,我没来得及留档我的这条回复。
我的大概意思是:我不是“计较谁最先”,而是还原真相,“最先”也是真相的一部分。如果以所谓“大众印象”当作标准,那有两个问题,一是谁是“大众”?你在米黑社区久了,你就会把米黑当作“大众”;二是“大众印象”就可以不管真相,那不就成了谁声音大谁就能随意发动“岁月史书”了?
整个交流过程中,唯一一个支持我的评论:「能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中找到被埋藏的真相实属不易。加油,抗争下去[点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