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塞尔达玩家]指控«原神»抄袭,由于当时«原神»还没上线,也就不存在“原神玩家”,当时的舆论就会一边倒,没人反驳,导致了当时的鉴抄氛围有些疯狂,«原神»的一切都可能被拿来鉴抄,包括攀爬、游泳、滑翔等,甚至是“树上有苹果”。
偶尔有人反驳,大多只是一些反串成“原神玩家”的米黑,故意发表一些[塞尔达玩家]乐于看到的“原神玩家经典言论”。
比如在[塞尔达玩家]鉴抄的时候,就有“原神玩家”嘲笑说「你以为«塞尔达»是万物起源?」,然后[塞尔达玩家]就会嘲笑他,说「你还真说对了,«塞尔达»真就是万物起源」。
显然这个“原神玩家”是反串的,早在2018年(或更早)«塞尔达»就因为资历老、开创了许多新机制被其他游戏学习,而被[塞尔达玩家]奉为“万物起源”,这本就是[塞尔达玩家]内部的流行梗。就像低质量爽文作者总要安排一个小喽啰跳出来说「你以为你是龙王?」,接着作为龙王的主角顺理成章打脸。
「«原神»的一切都是抄袭的」和「«塞尔达»是万物起源」成了游戏社区里的“共识”,即便是«原神»开服之后,[原神玩家]发现不是网传的那样也不敢说话,直到2021年才开始有了两边玩家的辩论。
[塞尔达玩家]列出了一些认为是«塞尔达»发明的(即“起源于«塞尔达»”)、被«原神»抄袭的机制:
    开箱机制抄袭自(1986)《塞尔达传说:海拉尔的幻想》
    副本机制抄袭自(1986)《塞尔达传说:海拉尔的幻想》
    解谜机制抄袭自(1986)《塞尔达传说:海拉尔的幻想》
    射箭机制抄袭自(1986)《塞尔达传说:海拉尔的幻想》
    收集机制抄袭自(1986)《塞尔达传说:海拉尔的幻想》
    无缝地图抄袭自(1986)《塞尔达传说:海拉尔的幻想》
    爬墙机制抄袭自(1998)《塞尔达传说:时之笛》
    自动感知抄袭自(1998)《塞尔达传说:时之笛》
    镜头机制抄袭自(1998)《塞尔达传说:时之笛》
    滑翔机制抄袭自(2003)《塞尔达传说:风之杖》
在[原神玩家]看来这种鉴抄比较离谱,如果一个机制起源于«塞尔达»就成了它独有的,«原神»用了就是抄袭,比如开箱、副本、解谜,这不都是很多游戏都有的?那岂不是所有游戏都在抄袭了?
于是将这个列表扩展了一下:
了解一下原神到底抄袭了什么:
电子游戏概念抄袭自(1958)《双人网球》
联机机制抄袭自(1962)《太空大战》
RPG概念抄袭自(1974)《龙与地下城》
联网机制抄袭自(1974)《Maze Wars》
三维机制抄袭自(1974)《SPASIM》
存档机制抄袭自(1979)《太空侵略者》
跳跃机制抄袭自(1980)《大金刚》
升级机制抄袭自(1980)《吃豆人》
潜行机制抄袭自(1981)《005》
驾驶概念抄袭自(1982)《杆位》
音乐过度抄袭自(1982)《Way Out》
回体机制抄袭自(1982)《戴格拉斯地下城》
世界地图抄袭自(1983)《屠龙记》
手游概念抄袭自(1984)《俄罗斯方块》
坠击机制抄袭自(1985)《超级马里奥》
隐藏奖励抄袭自(1985)《超级马里奥》
宠物机制抄袭自(1985)《小电脑人》
体力机制抄袭自(1985)《功夫》
开箱机制抄袭自(1986)《塞尔达传说:海拉尔的幻想》
副本机制抄袭自(1986)《塞尔达传说:海拉尔的幻想》
解谜机制抄袭自(1986)《塞尔达传说:海拉尔的幻想》
射箭机制抄袭自(1986)《塞尔达传说:海拉尔的幻想》
收集机制抄袭自(1986)《塞尔达传说:海拉尔的幻想》
无缝地图抄袭自(1986)《塞尔达传说:海拉尔的幻想》
职业机制抄袭自(1987)《最终幻想》
清版机制抄袭自(1987)《热血硬派》
克制机制抄袭自(1987)《洛克人》
重击机制抄袭自(1987)《街头霸王》
建造机制抄袭自(1989)《模拟城市》
取消机制抄袭自(1991)《街头霸王2》
战争迷雾抄袭自(1992)《沙丘2》
能量机制抄袭自(1992)《龙虎拳》
恋爱模拟抄袭自(1992)《同级生》
国产概念抄袭自(1994)《神鹰突击队》
操作模式抄袭自(1996)《超级马里奥64》
立体辱摇抄袭自(1996)《死或生》
音游概念抄袭自(1996)《啪啦啪啦啪》
滑翔机制抄袭自(1997)《MDK》
爬墙机制抄袭自(1998)《塞尔达传说:时之笛》;
自动感知抄袭自(1998)《塞尔达传说:时之笛》;
镜头机制抄袭自(1998)《塞尔达传说:时之笛》;
定价模式抄袭自(2012)《扩散性百万亚瑟王》
美术风格抄袭自“日系赛璐璐”
按照这种逻辑,甚至可以说«塞尔达»也是抄袭的?
于是就有了这个列表:
    1. 塞尔达的攀爬机制抄袭的《Crazy Climber》(1980年):在这款游戏中,玩家需要控制角色在建筑物上爬升,这一设计在《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中得到了应用。
    2. 塞尔达固定图像生命数系统抄袭的《Pac-Man》(1980年):在这款经典游戏中,玩家的生命值由固定图像数量标志来表示,这一设计被《塞尔达传说》系列采用。
    3. 塞尔达使用物品解谜抄袭的《King's Quest》(1984年):在这款游戏中,玩家需要找到并使用特定的物品来解决谜题或进入新的区域,这也是《塞尔达传说》系列的主要机制。
    4. 塞尔达密室探索抄袭的《Adventure》(1979年):在这款游戏中,玩家需要探索各种密室寻找物品和解谜,这在《塞尔达传说》系列中也非常常见。
    5. 塞尔达即时战斗系统抄袭的《Gauntlet》(1985年):这款游戏采用了即时战斗系统,这种机制后来被《塞尔达传说》广泛采用。
    6. 塞尔达剑和盾的使用抄袭的《Rogue》(1980年):在Rogue中,玩家在探索地下城的过程中可以找到并使用剑和盾。玩家可以切换和升级他们的装备,就像在《塞尔达传说》中一样。
    7. 塞尔达NPC任务抄袭的《Dungeons & Dragons》(1974年,桌游):在这款游戏中,与非玩家角色(NPC)对话以获取任务和故事线索,这一设计也在《塞尔达传说》系列中被广泛采用。
    8. 塞尔达攀爬梯子抄袭的《Apple Panic》(1979年):在这款游戏中,玩家角色可以攀爬梯子,这一设计在《塞尔达传说》系列中得到了应用。
    9. 塞尔达攀爬绳索或藤蔓抄袭的《Pitfall!》(1982年):在这款游戏中,玩家角色可以攀爬绳索或藤蔓,这一设计在《塞尔达传说》系列中得到了应用。
    10、《塞尔达旷野之息》的攀爬机制与部分boss战设计抄袭了2005年的游戏《旺达与巨像》
    11、《塞尔达旷野之息》的任务引导系统与开放世界部分设计抄袭了2011年的《上古卷轴5》
    12、《蝙蝠侠阿卡姆系列》的滑翔自由落体切换的飞行机制在《塞尔达旷野之息》与《塞尔达王国之泪》得到了广泛应用
    13、《塞尔达旷野之息》的爬塔点亮地图的机制抄袭了育碧旗下的《刺客信条系列》
    14、《塞尔达传说系列》主角林克形象抄袭了1953年上映的迪士尼动画电影《小飞侠彼得潘》
    15、《塞尔达王国之泪》的载具组装系统抄袭了2016年的《废品机械师》
    16、《塞尔达王国之泪》的武器组装系统与拍照收集烹饪系统抄袭了2010年的《丧尸围城2》
游戏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必然会学习以前的作品,比如«塞尔达»制作人青沼英二也在访谈中说过「我们每天都有一帮开发者玩着各种各样的游戏,确认每种游戏好玩的地方再放到自己游戏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