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曾路过天堂、火神九号
账号:
百度贴吧、
NGA
自称认识很多业内人士,以“采访”的名义传播有关米哈游的“内幕”,包括米哈游离职员工、其他二游厂商高层等,被反米群体封为“采访哥”。
看过他的几篇“采访”,直观感受就是很假,各种业内人士包括公司高层都是一嘴的贴吧黑话,就仿佛没什么正事天天逛贴吧似的。
也不像别的业内人士分享经验时可以提供很多业内视角,是真的可以从中学习到东西,他采访的“业内人士”只讲阴谋论。
而且全凭一张嘴,他不需要证明自己的身份,因为这些言论不是出自他,而是出自“业内人士”;
也不需要证明那些“业内人士”的身份,因为要“保护受访者隐私”;
他的爆料大多是些本应该“谁主张谁举证”的东西,比如“米哈游养内鬼”,但他不用给出任何证据,只要自称有“业内人士”爆料即可,别人也没法反驳,因为他压根没给出任何证据,你没法证明一件你没做过的事情你真的没做过;
他的爆料即便是出现了很快被事实打脸的情况,他也可以说是这次的采访对象有问题,蜥蜴断尾即可。
2023年7月8日,在“原神内鬼吧”发帖«真·前米员工对原神当前变化的第一手解读»,称自己认识了一个刚从米哈游跳槽的策划,从他那里得到了一些内幕消息:
- 不是XXN改变了原神,而是先定下了吸引女玩家的大方针,但“上面意愿是好的,下面执行歪了”。
- 原神的扩张达到了极限,为了续命,定下了吸引女玩家的方向。吸引到的女玩家数量超出预期,所以米哈游认为再偏女性向一些,就会吸引更多女玩家。
- 内鬼是米哈游养的,但不是所有内鬼都在掌控之中。
- 模块化:前三个国家角色和任务之间联系紧密,但须弥是一盘散沙,比如兰那罗不提纳西妲、纳西妲不提兰那罗,这就是剧情模块化,分给不同团队的副作用,大家没法互相协调,结果就是各写各的。
- 散兵的受众是娱乐圈思维,让米哈游很高兴,虽然预计很快她们就会清醒过来,但能爽一时就爽一时。
- 原神的尺度不是因为怕举报,而是因为原神形象太伟光正了,树立了“文化标杆”,下不来台。
- 不做跳过功能是因为内部没人会提,这不属于任何人的工作,所以永远不会有任何人做,除非哪天高层下令。
- 原神组和崩坏组关系不好,崩坏组觉得原神组小人得志,原神组看崩坏组冢中枯骨。
- 米哈游的内斗问题不大,比不上腾讯网易这种真刀真枪抢资源的,甚至不如战双和鸣潮严重,比莉莉丝稍微激烈一点。
- 崩坏组一直憋着劲,把玩家吐槽原神的问题在星穹铁道里改了,其中30%是产出水平提升带来的改进,70%是崩坏组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想要和原神打差异化,玩家对原神的反馈,崩坏组比原神组关心多了。
- 米哈游是扁平化体制,防止了中层团块化,如果制作人已经胸有成竹就可以把员工当手脚去完成工作,但如果他内心不是那么有谱,下面的人就会自由发挥。比如对吸引女玩家没那么有把握,就由下面的人开始自由发挥了。
- 原神没有什么制作组更替的事,但内部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不明生物,大家努力维持忙的状态,于是效率快速下降,内容完全失去把控,光我就靠帮忙做题塞进去了五个。
- 蔡搞了个“上海大炮”项目,花了两个原神2预算的钱,制作进度10%,不得不解散。
2024年3月24日,«B站营销眼中,“米门的世界”何时塌?»,采访了一位B站“战犯级”营销和业内投资人等:
- 过去几年,毫无基础却拿着别人的作品、别人的内推、别人帮忙的笔试,进入游戏大厂的XXN数不胜数,比如«来自星尘»的文案换过好几次,最后一任就是标准的XXN,完全不会写任何东西,躺着拿到这个岗位。
- XXN群体是当前二游乱象的根源,大多数二游厂商都是一半资本一半女权,就算顺应男玩家诉求可以赚更多钱,她们宁可灭亡也不会接受。
- 我曾经给«少女前线»反馈用户画像和营销数据,对面写分析报告的XXN嫌数据太有利于男玩家了,总说数据“不准确”。
- 米哈游构筑了信息茧房,而且迟早会崩盘。
- 米哈游在B站试图控制up主。
- 原神搞混厕,大量玩家开始流失,流失更快的反而是女玩家,女玩家比男玩家更忍不了混厕。
- 米哈游搞饭圈营销,这是一种防御性的宣传策略,通过制造大量敌人来PUA消费者,稳固内部。
- 二游市场分析报告很不正常,米哈游的“小男孩”数据很好,库洛报告里总出现“男角色是差异化竞争优势”、“女玩家留存率高”、“女性向内容影响力更大,更容易破圈”。
- 据说即将推出的原like游戏有专门小组负责女性向优化,小目标是将女玩家付费率拉起来。
- 内娱社管从2019年大规模进入二游圈,给玩家建立信息茧房,让他们成为粉丝,进而无脑付费。社管也紧随营销和内容制作,迅速女性向的饭圈社管靠拢,而这正是一颗足以炸穿二游舆论圈的雷。
- 以前应付二游圈节奏,就是安抚、装死、捂嘴、搅混水四管齐下,核心就是不给男玩家树立一个“外敌”,而是让他们内耗。
但是从去年年底开始,出现了女性社管思维处理二游节奏的现象,让众多大v一起发声形成ML人人喊打的浪潮。这放在饭圈里思路完全正确,少数派发现自己劣势就会龟缩,但在二游圈却会掀起ML的全民大讨论。
- 米哈游的游戏用户黏性相当低,几乎所有类型游戏跟米哈游“对撞”的结果都能从它那里吸收玩家,只要你敢上,就一定能让你满意。
- «明日方舟»、«幻塔»、«逆水寒»等游戏都从米哈游那里挖来了大量用户。
- 米哈游搞饭圈营销,维持狂暴的进攻态势,通过复杂的操作把关注目标集中在«明日方舟»之类竞争力比较弱的对手上,而非«火影»、«王者»、«DNF»等会吸收它基本盘的游戏。
- 米哈游在舆论上打压«鸣潮»。
- 绝区零是面向海外的女性玩家市场,但搞的是中国人眼中的“田园美国风”,欧美人不会买账。
(后面就不记了,太多贴吧黑话,太累,有兴趣去看原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