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米哈游玩家提出了“米游切割二游”,意为“将米哈游的游戏从‘二游圈’脱离出去”。
本质上是米游玩家对二游圈愈演愈烈的恶意节奏感到厌烦,希望通过“切割”主动逃离二游圈。
在米游玩家来看,如果米游成功脱离二游,这是多赢的局面:
- “有男不玩”运动就与米游无关,他们不该以此来米游玩家这里闹事,能还米游玩家一个清净。
- ML人将这个“不纯粹”的米游赶出了二游圈,也还给他们清净。
- «明日方舟»是二游半壁江山、«尘白禁区»是二游正统、«鸣潮»是二游第一,每个游戏的玩家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 米哈游这个公司失去了二游玩家群体,收益必然有所降低,对米黑来说也是好事一件。
综上所述,“米游脱离二游”理应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但显然二游圈并非真的想“把不纯粹的米游清理出二游”,而是想找借口闹事霸凌米游玩家,二游圈并不支持“米游切割二游”。
成因
2024年,二游被“ML人”占据舆论主导,年初他们喊出口号“有男不玩”,他们想要在游戏里开后宫,抗议游戏里出现男性角色,认为女角色和男角色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就是“玩家被绿了”。
起初他们只是通过停止氪金的方式逼迫厂商听从他们的意见,后来不知是出于优越感还是想逼迫普通玩家加入他们,他们开始制造各种恶意节奏破坏普通玩家的游戏体验,如“
龙蜥夫人”。
米游玩家对此感到厌烦,逐渐有人提出了“米游脱离二游”,并引发讨论。
一个月后«DNF手游»上线,流水表现不俗,有人将这个游戏归类为“二游”,嘲笑米游的流水不行。
但米游玩家发现,«DNF手游»只有在用来嘲笑米游时才被归为二游,除此之外的“有男不玩”、
二游圈的各种争斗,都与«DNF手游»无关。
也就是说,这些二游圈的破事似乎只针对米游。
玩家们开始重视起了“米游脱离二游”的提议,瞬间豁然开朗:我们玩米游本就是因为它是米游,正是因为它不同于那些被我们拒绝的二游,我们才选择它,“二游圈”本就是一群不喜欢米游的人,我们凭什么受他们制定的规则的裹挟。
就像,美国人喜欢吃甜口,他们觉得中餐难吃,那显然不是中餐的问题,不该要求中餐变得更甜,而是应该叫美国人别来中餐厅。
反对
“米游本来就是二游,切割二游就像说自己要和空气切割一样莫名其妙。”
不是说米游不是“二次元游戏”了,而是说米游不掺和所谓的“二游圈”了。
就像日本和韩国如果搞个“亚洲联盟”,他们制定了一堆有利于自己的规则,然后骂中国不遵守,中国声明自己与“亚洲联盟”无关,不等于说“中国要和亚洲切割”。
“米哈游创业之初就说了自己的核心产品是萌系动漫tag,你们米游玩家搞切割,米哈游会同意?”
“切割二游”本就是玩家社区的事,和厂商无关。切割的是“二游圈”,不是说米游从此就不是“二次元风格游戏”了。
创业之初刘伟说的是“萌系移动游戏”,显然随着公司成长他们的定位也会变化,比如现在的新游戏都是多端而非纯“移动游戏”了。
在做出原神之后,刘伟讲过,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在做“二次元游戏”,而是在做“内容游戏”。
外界把我们称作二次元游戏,但其实内部不管是蔡浩宇还是我也好,我们自己不这么看,更喜欢用另一个词语来形容我们,我们做的是内容游戏。
本质来讲我认为我们过去这些年啊,不管是崩坏系列还是原神,我们本质上认为它都是内容游戏。
其他
未定与国乙法
不只是«原神»和«星穹铁道»放在“二游圈”里显得格格不入,«未定事件簿»在“国乙圈”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国乙圈”制定了许多规矩,并以这些规矩去批判«未定事件簿»“不合格”。
比如,国乙以恋爱为主,女主通常设计成不是特别强大,以方便作为普通人的玩家代入。而«未定事件簿»以探案为主,恋爱为辅,女主是个很有能力的女性,经常被“国乙圈”诟病。
不过与米游玩家主动切割二游不同,当时是“国乙圈”发布“国乙法案”宣布将«未定事件簿»“开除国乙籍”。
投票
B站“
你是哪种玩家?”
共10000人投票
小红书“
是否支持米游与二游切割?”
共900人投票
“他们搞这个是因为打不过«DNF手游»。”
«DNF手游»上线于2024年5月21日,在更早前米哈游玩家就已经在讨论这个观点了。
如,2024年5月9日B站用户:「过完剧情,我真心觉得米哈游和传统二游切割更好,之前某些人和厂商认为唯有后宫倒贴和龙傲天是二次元正统的话,不如顺从他们。我先和杀软二次元切割了」,此言论在反米势力间也引发了讨论。
2024年5月15日的知乎问题「把所有米哈游的游戏开除二游籍,会对现在的二游圈产生怎样的影响?」,其中许多回答都提出「因为烦二游圈和ML人,支持将米游独立出二游」。
而且离开二游圈,如果要比流水,米游将会面对其他更加热门的游戏,如«王者荣耀»、吃鸡等,米游必然是比不过的。因为打不过一个小boss然后跑去面对一群大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