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论解读用
红色下划线表示,请注意辨别真伪)
盗用文案
«鸣潮»的三次内测,每次都会被曝出一次“直接盗用米哈游文案替换关键词”的事,每次都漏掉一处没有改掉(一测的“世界等级”、二测的“米哈产品”、三测的“绳匠”)。
但并没有掀起人们因抄袭而对«鸣潮»的抵制,只是嘲笑一段时间就没了。
«鸣潮»很明显抄袭«原神»,故意每次内测都照搬文案 + 漏掉一处不改掉,这样既能让游戏持续保持热度,又能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嘲笑«鸣潮»上,而不是因为抄袭而抵制它。
详情
禁潮令
«鸣潮»上线之初,网上兴起一种说法:“禁潮令”,说是「米哈游害怕库洛会取代自己,米哈游打压库洛,禁止主播玩«鸣潮»」。
这个节奏在国内外都有,分别曝出了不同的“证据”。
国外是一份竞业合同,表示如果有其他游戏品牌有意赞助主播,主播应通知米哈游,如果这份赞助可能对«绝区零»或主播的声誉造成影响,米哈游有权拒绝继续赞助,且这份合同主播可以提前终止,没有违约金;
国内是一个up主曝出的聊天截图,是米哈游会给自家up主一些额外资源,但如果up主拿着资源给竞品引流,米哈游就会收回资源。
都是行业内很正常的事,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情况,都不约而同的流向了同一个节奏——“禁潮令”。
那段时间只要有主播玩«原神»而没玩«鸣潮»,或者配音演员给«原神»配音没给«鸣潮»配音,就会被说是“禁潮令”,就会有人骂他们是「米哈游的走狗」。
有主播和配音演员不得不回应:玩什么是自己的个人喜好;«鸣潮»没有找我配音。
而且实际上有很多主播在同时玩两个游戏,连米哈游员工也有人在直播玩«鸣潮»。
各种自媒体营销号都在蹭着«原神»宣传«鸣潮»,比如说«鸣潮»大世界跑图比«原神»快、对比两个游戏的NPC建模,还搞出话题“元末明初”,宣传说「«鸣潮»将要取代«原神»」。
这就是«鸣潮»的营销策略,比起真的做出一个超越«原神»的游戏,宣传「我们已经超越«原神»了」更容易。
“禁潮令”就是其中一环,当时«原神»在国内外的热度都远超«鸣潮»,库洛只是一个没什么名气的小公司,这个节奏可以让库洛一跃成为「连米哈游都害怕的优秀公司」,这个印象制造出来,可以直接抢走米哈游多年来打下的声望,比«鸣潮»自己做任何广告都要有效果。
例行节奏
«原神»4.8活动引发争议,米游社一夜之间出现几十万条抗议评论,而且很多是几百天的老玩家。
营销号和博主带相关节奏,说「«原神»不行了,老玩家都在骂」,点开账号几乎都有踩«原神»、捧«鸣潮»的内容。
网友曝光有不明势力在出钱让人在米游社刷评论,登陆日期越多的账号给的钱越多,还出现了代练用号主的账号刷评论的情况。
米游社官方回应发现有近百个单设备登陆上百个账号在近期集中发帖、同IP地址注册账号数量短期内高速异常增加等情况。
«绝区零»朱鸢卡池上线,«鸣潮»也开了新卡池,以“新浪科技”牵头的多个财经媒体制造话题“«绝区零»遭大量卸载”、“米哈游氪金套路失效了”,并在文章里称赞«鸣潮»在App Store的排行高。
营销号也在用App Store的排行带节奏说“绝区零海外营收不如«鸣潮»”。
«鸣潮»在除国服以外的所有App Store排行榜被清榜长达五十多小时,通常只有使用违规手段刷排行榜才会受到这样的处罚,清榜结束后«鸣潮»排名大幅下降。
但热度远不如此前的节奏,那些带节奏的媒体、营销号、博主也没有报道。
«原神»4.8活动引发争议,雇水军推波助澜,找营销号宣传米哈游不行了、老玩家都在抵制米哈游。
在海外使用违规手段刷排行榜,雇媒体宣传“«鸣潮»排行比米哈游高”。
«鸣潮»的制作公司库洛的体量远不如米哈游,但它的背后是腾讯,腾讯是搞舆论战的老手,有实力、经验丰富。就算事件反转,人们只会记得这些刻意制造的话题,没人真的在意真相。
博主[水繻]在群里的聊天记录被曝出,说米哈游每个版本给12万要他不要播«鸣潮»。但实际上[水繻]还是在播«鸣潮»。
博主[奇才小绳匠]以前经常做米哈游视频,自«鸣潮»上线开始反米、通过拉踩捧«鸣潮»,做了两个月却被库洛拉黑一分钱都没拿到。
[奇才小绳匠]申诉无门,找到[水繻]才得到了库洛的官方消息。
库洛买商单搞拉踩,许多原本做米哈游视频的up主纷纷开始反米、夸«鸣潮»,两个月后库洛又以“引战”为由拒不支付费用。
如果那些视频真的违规,那应该从一开始就告知up主,而库洛的做法是先放任,每个视频都是“审核通过”,让视频达到拉踩的效果,然后拒不支付费用,如果up主不再继续反米,甚至因此记恨库洛,还可以带节奏说“这些up主本来玩了«鸣潮»开始反米,现在不反米了,因为米哈游开始打压了”。
一个自曝米哈游一个版本12万禁止播«鸣潮»的博主,实际依然在正常播«鸣潮»,而且别人还能通过他得到库洛官方消息。